数字教材常态运用下的地理课堂变革
发布日期: 2022-03-02 11:05:21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案例简介:

本节“智慧课堂”运用数字教材软件开展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铁路交通》的课例。教师使用软件内的笔记、流转、诊断与练习等核心功能,促进了师生间在学习内容、资源与成果间的相互交流,有助于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科素养等方面掌握情况。尤其是诊断与练习功能,可以将学生的课堂练习及作业进行高效批改,教师可以在课内做到答疑解惑、查漏补缺,提高了课堂的精准教学,减少学生作业量,较好贯彻了国家的“双减”政策。

实施过程:

《铁路交通》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会读图分析我国的铁路干线分布特点及思考其特点的形成原因;学生通过小组探讨梳理青藏铁路建设时所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及为什么要用“以桥代路”的方式来建设,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识和人地协调观。核心教学环节如下:

教学环节一:概括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识能力

数字教材使用关键:插入资料功能

具体过程如下:

1.数字教材插入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

2.结合板书与数字教材分析我国铁路干线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3.互动讨论,培养学生形成区域认识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思维模式

教学环节二:探讨青藏高原铁路建设的困难及分析“以桥代路”建设的原因,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数字教材使用关键:平板电脑拍摄及数字教材笔记上传、流转功能

在本课例教学设计中,要求学生小组讨论青藏高原建设铁路(以清水河特大桥为例)时为什么用“以桥代路”的方法,并使用数字教材的笔记流转功能将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图通过平板电脑拍摄,数字教材笔记分享的方式传送给老师,老师随机选择某一小组的思维导图,并邀请学生上讲台来讲述他们的分析过程,最后由老师来点评。

相较与传统课堂,数字教材的笔记流转、分享功能,更有利于直观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成果,并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环节三:数据化评价,查漏补缺

数字教材使用关键:诊断与练习功能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数字教材内的诊断与练习功能,将学生提交的练习和作业答案迅速进行统计,通过数据化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老师实时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和课后个性化教学工作开展。

以下是“铁路交通”课例中,运用诊断与练习功能进行数据化答题统计的情况:

在国家“双减”政策下,数字教材的常态化使用有利于减少学生作业量的同时,也能做到精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反思:

本节课在数字教材的应用主要是图片和视频的插入、教材的圈画、笔记的流转、诊断与练习功能,及与PPT间交互的使用等。建议这节课可以利用“快速编题”功能,设计更多客观题(选择题或者判断题)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铁路干线掌握情况做出了解;其次,数字教材中的辞海功能,也缺少运用。这节课的青藏高原铁路建设时,有涉及到冻土的问题,那么学生可以利用“辞海”功能,当场就可以了解冻土形成的原理及对施工造成的危害。(作者单位系上海市大华中学)

关键词: 数字教材常态运用下的地理课堂变革 资料功能教材学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