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升育人质量的一条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3-03-16 15:45:34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学生如果没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基础扎实也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激发学生发现和创造的内在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实践能力,应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类课程标准中“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我们自觉探索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一种积极而又稳妥的课程策略,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资料图】

一、培育学生融会贯通、化知成智的信心与能力

跨学科主题学习进入课程标准之前,许多学校已经有了类似的实践探索。例如,学科内的“问题解决”、项目化学习以及多学科融合的STEAM学习等。这些探索的共同之处是关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思想和方法来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这些探索说明教育者自发地体悟到了人才培养不能仅靠学科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去创造和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正式进入课程,意味着个别的先锋探索成为了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普遍必需的行动,成为中国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的一个信号灯。

在学科内部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两层意涵:学科课程不能废,分科设置课程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把分科设置课程理解成学科之间隔绝、各不相干。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能站在整体育人的角度来思考本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学方式。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立足学科的主动跨界。立足学科,让学生拥有系统而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方法;主动跨界,让学生能够破除分科课程带来的视界窄化、思维僵化。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指出:“教育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基础知识和技能可以相互交织、相互补充。近几十年来,关于课程的讨论一直在知识与能力之间不断摇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可以配置一套新的动态机制,既可以为承载大量知识的教学方式提供支持,也不放弃基于项目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成果。例如,通过密切关注当代问题,使课程学习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这样一种理智的、积极的动态机制,让学生既具备学科课程的系统知识,又能拥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机会。

运用其他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工具,对理解、参悟和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大有助益。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培养学生多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品质,形成整体把握事物本质的通透能力,避免分科课程造成的刻板化。例如,化学考卷的题目“有利于保护空气的做法”有哪些?若有宽广的思路,便会针对问题本身来思考,因而“A.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都会成为选项,但常有学生因问题出自化学而只选A,这就是刻板思维。在这个意义上,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超越学科藩篱而指向问题本身,养成把握事物本质的思想品质。

在学科内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同样有助于启发学科课程的教学去正确处理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及能力发展的关系、系统的学科知识与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关系,避免非此即彼的极端化倾向,尤其是综合化背景下的庸俗化倾向。例如,降低知识难度来引起学生兴趣、减轻学习负担;为了联系学生经验、社会生活而废弃学科课程,以活动课程、综合课程来替代的想法。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举过一个例子,可以看作在学科课程内实现类似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化学习的典型示例。这个案例中,有了一定学习基础的班级要在标注出自然特征和天然资源但没有地名的地图上找出该地区的主要城市。这显然是一个地理课程的问题,却又广泛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矿产等各个方面,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学生必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观察、分析,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讨论并确认。这样,便将学生、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了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城市设计者、社会经济地理理论的发现者。学生不仅理解、扩展了完善的学科概念,还将几种理论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到问题解决中,体验到自信、乐观的积极情感。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知识的应用者和发现者而非信号传输的接收终端。

二、养成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与品格

学生的发展是在克服困难的自觉活动中实现的。不经历困难,内在的潜能就不能被激发,自觉的快速发展也难以实现。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困难都有意义,有些所谓的困难可能只是教师对学生的“为难”,并不具备教育价值。具有教育意义的困难通常与其类型和来源有关。若困难只是有点难度的学科题目,答案唯一而封闭,那么这样的困难就只是一项孤立的任务,它所关联的只是学生在本学科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困难从何而来又向何处去,解决它有什么意义,学生并不特别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是刻板的套路,所用知识和方法也大多就事论事,难以站在高远处整体规划,也很少能够通过解决“难题”建立起相互联结的结构化思想,更难提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跨学科主题学习要克服的困难,是真实、不确定、开放式的困难。因为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会遇到多少困难、什么样的困难,能否解决、如何解决,解决之后的结果如何,都不确定。跨学科主题学习有目标,有达成目标的一般路径预设,但目标如何达成、达成度如何,达成目标的具体展开过程如何,都像科学研究和现实的社会生活一样,是不确定的,是在学生达成目标的主动活动中才逐渐显现出来的。同样的主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规划、采用不同的方法、运用不同的工具、经历不同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及其强度不同,收获也不同。正如真实的世界本身,幻化多样,极富个性。

对学生来说,跨学科主题学习就是解决一系列困难的过程。困难之间相互关联,要求学生必须站在全局视野去观察和思考解决困难的思路和方法,调动多学科的知识和工具,形成整体的结构化思路。同时,对待困难的态度本身也成为学生学习和收获的重要内容。例如,遇到困难采取什么策略,如何评估困难在整体中的地位与价值,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决等都影响着学生品格的形成。可以说,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跨学科”是前提,“主题学习”才是落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困难解决,是学生真正发生学习、成为学习主体的关键。

北师大二附中的“诗乐舞(语文、音乐、舞蹈)”跨学科主题学习,导演、编舞、作曲、演员都是高二学生。主题学习结束后,学生导演在他的导演手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成功地用现代生活的形式表达出古诗中的情意并不脱离古诗本身,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平地起高楼……不能缺少古诗元素,又不愿意放弃现代的形式,最后的决定是:不要台词。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听起来又是给自己设的第二个难关。那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我们是一群天马行空喜欢冒险的年轻人?那就关关难过关关过吧。……梦成为了现实。……曾经给自己设下的困难,回头再看,不是困难,都是礼物。见证着一个突然的念头最终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美好的篇章,是……无可代替的美好体验。”

在这段话里,我们发现,所谓的困难是学生“自找的”,原本可以不这么难。但年轻人有冒险的勇气,有“关关难过关关过”的决心,所以他们能够迎难而上。化解困难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是欣赏他人、挖掘自身潜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对外界有了积极而中肯的态度,有能力去创造、去实现一个心目中想要的结果。克服什么样的困难,决定着能有多大的收获。正如这位学生导演所说,“困难成为了礼物”。

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困难,是学生在不确定性中追求确定的结果的内在的组成部分。克服困难,才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也通过克服困难缩短自身与客观世界、与书本知识的差距,让学生拥有克服困难、解决难题的热情和品格。

三、让学生拥有改造和创造世界的能力与热情

学生终将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有限的教育空间走向无限广阔的世界。因此,学生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掌握前人实践和认识的成果。理解前人的实践方式、思考方式,形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必须将知识共享重新定义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并扩大其范围,将认识与理解的各种方式也包括进来。”

经过学校教育,学生打下了走向社会的根基。根基扎得越牢、越深,才会越有底气。但不能因此就将学校与社会隔离以保证学校发挥重要作用,反而要通过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来展现学校教育全面、自觉的特性。让学生在学校阶段以社会一分子的身份参与到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跨学科主题学习便是助力学生走向社会的一种自觉途径。

跨学科主题学习开通了一条帮助学生走向真实社会的道路。正是在自觉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学生拥有了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机会,领略知识的价值;同时,正因为现实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能够于复杂情境中有了勇气去质疑、批判、创新知识;形成学生对待知识的一般态度。例如,领悟到知识并不是“本来如此”的一成不变,而是前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建构又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被审视、被质疑、被批判中生成和发展的,进而形成发现知识、创新知识的责任和担当感。学生应能体悟到:知识和人类的未来,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着推进知识演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责任。“知识总会在其被生成、应用和重新审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知识永远不会完整,教育者应邀请并允许学生参与到对知识的进一步共同创造中来”。这样的体会,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比在学科知识学习中更深切。

系统学习学科知识是创造、发现新知识的前提,也是与前贤进行代际对话的前提。但是真正的对话,绝不是倾诉和倾听。学生要从倾听者变成对话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就必须有新发现、新感悟、新见解,至少要有新疑惑、新问题。问题从哪里来呢?一是从学科自身发展的逻辑中来,二是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来。前一种问题不到学科顶峰难以发现。而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在读的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复杂情境中去发现前人已经发现但自己未曾发现的关系和规律,让其拥有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批判的底气,拥有类似科学家那样的预测和直觉的能力,像科学家那样去学习和思考,像科学家那样去参与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拥有对改造世界的热情和勇气。

这样的学习,绝不是为了一个好分数、上一所好大学,而是源自对世界本身的好奇,源自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如鲁迅先生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郭华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人民教育》2023年第2期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