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速讯丨校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关键
发布日期: 2023-04-17 13:44:25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郜云雁)4月14-16日,第十七届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一线教师、校长和阅读推广人,以“以阅读向未来”为主题,围绕母语教育、分级阅读、人文阅读与科学阅读等,展开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资料图】

把好书带给孩子

儿童文学理论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朱自强以《儿童的文学教育:如何把好书带给儿童》为题,指出从事儿童阅读指导工作的人,至少需要具备两种能力:一是识别好书和坏书的鉴别力,二是推荐适合图书的判断力。“其核心就是要在内心建立起评价好书的标准和分级阅读的标准”。他同时提出了评判好书的六大标准:以儿童为本位、端正的价值观、真挚的情感和同情心、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意性、幽默感。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谈凤霞经常参与国内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评鉴。她认为,正确的儿童观是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首要标准,“儿童文学总是要把儿童放在第一位,要有儿童视角、从儿童的情感和需求出发,才能真正抵达儿童的内心。”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指出,我们要相信好书的力量,要给孩子的生命留白,“读书不能只是为了变得沉甸甸……生命轻盈才更踏实,留下空旷会有许多豁然开朗。”

分级阅读不是分级识字

0-6岁孩子是否需要分级阅读?分级阅读是否就是分级识字?如何给幼儿选择合适的分级读物?中信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张昭认为,指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丰富的童书产品已能精细化地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也需要分级阅读,这是一种时代进步。”南京晓庄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教研室主任华希颖指出,分级阅读可以在幼儿早期的阅读启蒙阶段给孩子提供系统而体系化的阅读成长方案,“目前市面上很多幼儿分级读物把幼儿的分级阅读窄化为分级识字,其实幼儿的阅读应该是在听读和优质的文本阅读中自然而然地识字,而通过亲子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情感和思维能力,是更重要的目标。

三槐堂保育园园长王剑长期接触婴幼儿,他指出孩子的生理年龄与阅读年龄并不总是一致的,“比如一个有丰富阅读经验的4岁孩子,其阅读能力有可能与6岁孩子相当;而一个没有任何阅读经验的6岁孩子,则可能需要降低其阅读难度的等级”。他表示,这正是中文分级阅读的意义,即科学地将儿童的阅读能力与合适的阅读资源相匹配。

儿童阅读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队伍

儿童阅读要进一步走向深入,需要有更专业化的阅读指导教师队伍。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部长、教育部督导专家王红教授,通过《以分级输出引导分级阅读:儿童阅读师资关键能力培养》主旨发言,从专业角度阐述了中文分级阅读和儿童阅读师资的培养路径。

王红指出,当我们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时,不能忽视阅读后“输出”的重要性。这里的“输出”是指学生阅读后的表达,包括写作、语言表达、戏剧表演等。她说,“输出”是对知识的有效整理和重新建构,是一个深度思维的过程,而阅读是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我们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发现,中国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较高,但是对知识的重新建构能力较弱”。为此,她期待在推进中文分级阅读师资培养和认证实践中,可以探索以分级“输出”引导分级阅读,并以此推进儿童阅读师资关键能力的培养。“儿童阅读指导教师应尝试以‘输出’性任务设计引导阅读,明确学生的阅读目标,为学生设计难度适中、贴近生活、指向明确的阅读任务”。

校园阅读是全民阅读关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陆续把儿童阅读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我国则从2000年开始关注全民阅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23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启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并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

与此同时,我国儿童出版业也经历了“黄金二十年”,目前童书出版所占比重已稳居图书市场占比第一,少儿科普则跃升为第一大细分门类,优秀本土原创童书逐渐增加,数字阅读已成为儿童重要的阅读方式。

亲近母语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指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儿童和青少年阅读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图书资源方面,都已处于历史发展的较好时期。我国儿童阅读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在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面向儿童和青少年阅读的重要场所——校园阅读,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书香校园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要建设好书香校园,一定要重视阅读机制建设和整体规划,同时要重视培养有阅读指导能力的教师队伍。”徐冬梅认为,在上好阅读课程的同时,也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正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改变。

此次论坛由亲近母语研究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广东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测评研究中心作为学术支持单位。

关键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