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政策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储能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态势。
8月2日-3日,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海生在发布《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暨CNESA Datalink2023上半年储能数据》(下称《报告》)时表示:“今年1月份-6月份,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储能电池(不含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类电池)产量超过75.0GWh,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出口比重超过55%。”
而除储能电池外,电力储能装机规模、新型储能项目数量等也均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报告》,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70.2GW,同比增长44%。其中抽水蓄能累计装机48.5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突破20GW,新增投运规模超过去年全年。
“目前市场普遍应用的储能技术中,抽水储能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但考虑到抽水储能受地域、建设规模、使用主体等多方面限制,未来新型储能将采取更为便利的化学储能设备。如氢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甚至正处在实验室阶段的超级电容等。“这也意味着抽水储能的占比将持续下降,新型储能发展将进一步提速。”
陈海生介绍称,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空前活跃,新型储能项目数量是去年同期2倍多,新增规模达到去年全年的70%。其中百兆瓦级项目数量增速明显,40余个投运,2倍于去年全年水平,规划、在建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储能行业的火热在资本市场也有所体现。《报告》指出,储能企业在资本市场愈发活跃,迎来IPO热潮。今年以来,多起储能融资事件的金额都在亿元以上,上半年融资总额达到734亿元(仅统计披露具体金额的融资事件),多家产业链企业上半年进入上市进程或完成上市。
不过,对于当前储能行业的热度,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冷思考”。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当前新型储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多元化技术进步,加快原料、设备、系统各层面成本下降。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也在论坛上表示,在储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的数量差距较大,难以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不健全,新能源配储的实际利用率不高等。
“从企业角度来讲,在行业升温的背景下,也需要保持冷静。”屈放称,目前A股市场储能类上市公司多达288家,同时仍有企业跨界进入储能领域。“但企业如在储能领域没有成熟的技术、资源和研发团队,不建议盲目跨界。目前储能仍处于发展阶段,技术投入大,见效周期长,因此短期难有实际效果。”
推荐内容
- 储能企业加速拥抱资本市场 专家称行业仍需应对多重挑战 |今日快讯 a>
- 注册制改革激发新动能 创业板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 a>
- 共绘一张交通图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通勤圈一小时变半小时 a>
- 中信证券:医疗健康投融资回暖趋势已现 需求拐点在望 a>
- 关键一步!消息称小米已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产业链公司受关注 a>
- 两市融资余额减少27.4亿元 a>
- A股避雷针:先锋电子购买的4000万元中融信托信托产品逾期兑付,三连板新炬网络称目前无数据要素业务 a>
- 财税政策加力支持稳就业 a>
- 北京亦庄建设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a>
- 文化产品“注水”现象该治治 a>
- 怎样吸引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扎根长高” a>
- 港股公告掘金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强劲 获南向资金持续增持 a>
- 电报解读|中科创达(300496.SZ):能够让所有终端升级为大模型交互操作系统的通用掘金铲 a>
- 电报解读|工业富联(601138.SH):传鸿海独家承接英伟达GH200模组和L40S推理卡大单 a>
- 券商晨会精华 | 底部特征已经有所显现 机会总体大于风险 a>
- Esmark放弃收购,美国钢铁(X.US)股价一度下跌3.2% a>
- 资本市场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全球今头条 a>
- 甘肃省积极申请增加 黄河流域抗旱应急 调度水量指标2.95亿立方米 a>
- 数据资源“入表”,明年起实施 a>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2号机组完成内穹顶封顶 a>